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手機版

參政議政平臺 郵箱登陸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瀏覽>開明視點

舒文:奧運學霸背后藏著哪些教育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08-15     來源:長沙晚報

放大

縮小

漫畫/余寧山

  東京奧運會已落下帷幕,但有關“奧運學霸”的討論仍在繼續(xù)。

  00后“女槍神”楊倩,清華大學在讀生;“亞洲飛人”蘇炳添,暨南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中國女籃隊長邵婷,北京師范大學在讀博士,在校期間綜合成績排名班級第六……新一代運動員的文化水平越來越高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同時也撕掉了過去運動員“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的標簽,狠狠修正了一些人“體育與讀書不可兼得”的觀念。除了奧運賽場,連日來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長沙也涌現(xiàn)出越來越多書香氣的“體育學霸”。那么,“奧運學霸”“體育學霸”,這一新現(xiàn)象背后究竟隱藏著哪些教育啟示呢?

  1 奧運學霸

  他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大學教授

  時間撥回到8月1日。當天,在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83排名第一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成為首位站上男子百米決賽跑道的中國人。萬眾矚目下,蘇炳添火了,被網(wǎng)友封為“亞洲飛人”“蘇神”,更讓粉絲驚喜的是,他竟然還是暨南大學副教授,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大學教授。8月10日,一條關于他此前在暨南大學邵逸夫體育館給100名大學生講授短跑技巧的視頻,刷屏了許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引不少網(wǎng)友隔空喊話“蘇教授開網(wǎng)課”。

  蘇炳添是如何從運動員到副教授的?資料顯示,他2009年考入暨南大學,2013年攻讀該校經(jīng)濟學院國際貿(mào)易專業(yè)研究生。碩士畢業(yè)后,他又攻讀了北京體育大學體能訓練學院博士學位,2018年正式成為暨南大學副教授。除了訓練和授課,蘇炳添還發(fā)表了不少論文。記者在知網(wǎng)搜索發(fā)現(xiàn),目前他在知網(wǎng)上主要有3篇研究短跑的期刊論文。2019年2月,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體育科學》上發(fā)表了《新時代中國男子100m短跑:回顧與展望》論文。文中特別強調,要注重提升運動員的文化素養(yǎng)。截至目前,該論文有10514次下載,35個被引,真正做到了文體兩開花。

  事實上,東京奧運會賽場上還“藏”了許多學霸。例如,趁著學校放暑假去東京奪了兩塊金牌的楊倩,是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學生;中國代表團男旗手趙帥是西南大學的在讀博士;舉重冠軍石智勇是寧波大學的研究生;羽毛球雙打決賽銀牌獲得者賈一凡,是湘潭大學2019級行政管理專業(yè)研究生。數(shù)據(jù)顯示,本次參加東京奧運會的共有431名運動員,其中221人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51人是研究生(包含在讀)。他們所在的院校涵蓋了像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這樣的體育專業(yè)院?;蛘邘煼额愒盒M?,還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等知名高校。

  2 專家分析

  體教融合讓運動員越來越有書香氣

  放下書本閃耀賽場。不得不說,東京奧運會刷新了社會對運動員文化素質普遍不高的認知。這一變化背后,得益于什么呢?長沙市體育局局長李平認為,體教融合發(fā)展為高水平運動員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體育與讀書兩不誤”的條件,催生了越來越多的“奧運學霸”。

  李平介紹,過去出于競技體育超前發(fā)展的需要,體育系統(tǒng)建立了一套獨立運行、自成體系的專業(yè)訓練體制,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造成了運動員培養(yǎng)過程中體育和教育兩個管理部門的分離,運動員文化學習和運動訓練的分離,體育教育和其他學科教育的分離。這一局限性導致運動員職業(yè)發(fā)展通道狹窄,無法到高等院校繼續(xù)深造。不過,經(jīng)過從上至下體教融合系列的改革,幫助更多具有體育特長的青少年創(chuàng)造了多元的發(fā)展和成才途徑,為他們打通了從小學到大學的上升通道,可通過體育單招、高水平運動隊、高考等三種渠道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

  湖南師大附中1815班學子陳龍就是其中一位。他的成長足跡與楊倩有著相同之處。從小學二年級開始,陳龍一邊練習跳高,一邊學習文化知識。由于文化成績優(yōu)異,他被同學視為“體育學霸”。后來,他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考入湖南師大附中體育班,2018年,16歲的他代表中國隊參加了在阿根廷舉行的青奧會,以2米22的跳高成績打破青奧會紀錄,奪得了金牌。今年,他通過高水平運動隊這一通道,被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yè)錄取。

  據(jù)統(tǒng)計,2021年具有招收高水平運動員資格的高校超過200所,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知名高校。具有全國體育單招運動訓練專業(yè)招生資格的院校有101所,包括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暨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高校。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兩所頂尖學府的2021年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測試合格考生名單中,就有近10位長沙學子名列其中。

  3 長沙探索

  優(yōu)質教育資源與體育資源強強聯(lián)合

  這些“體育學霸”只是長沙體教融合發(fā)展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長沙積極探索和實踐“體教融合”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優(yōu)質體育資源和優(yōu)質教育資源實現(xiàn)了強強聯(lián)合、共建雙贏。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和發(fā)展,逐步形成了“三級”訓練體系:初級是普通中小學校及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中級是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和市級體育后備人才基地,高級是市體校及部分突出的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和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為解決18歲以下青少年學習和訓練之間的矛盾,長沙還出臺了重點運動員升學辦法政策,派專業(yè)教練駐校,讓“學生軍”在專業(yè)教練員的指導下,進行系統(tǒng)科學的訓練。

  以長沙市雅禮中學為例,籃球隊主教練彭麗君是市體育局派駐的籃球高級教練員,運動員是雅禮中學的在籍在校在讀的中學生。從1985年至今30多年來,這支隊伍既代表體育系統(tǒng)參加省運會,也代表教育系統(tǒng)參加中運會,先后有張懿等多人入選國家少年隊和國家隊。

  長沙市麓山濱江實驗學校利用與湘江零距離地域優(yōu)勢,于2015年6月4日與長沙市體育訓練競賽管理中心簽訂合作共建協(xié)議,正式組建了皮劃艇賽艇運動隊?,F(xiàn)在兩個項目的近70名運動員,既是代表長沙參賽的運動員,也是擁有名校正式學籍在校、在讀的中學生。長沙市體育局還將兩個項目的6名教練員派駐學校,與市教育局一起出資400萬元在該校建設訓練所需的力量房、蕩漿池。據(jù)悉,該賽艇隊已走出了兩名國家隊隊員,分別是曠明娜、易立琴。

  截至目前,長沙已經(jīng)創(chuàng)建了一大批具有鮮明體育特色的學校,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格局。李平表示,文化教育和專業(yè)訓練都是為終身發(fā)展奠基的,運動員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訓練他們的全局意識、合作精神,以及堅韌不拔的堅強意志、不屈不饒的拼搏精神。這些品質都是為了培養(yǎng)青少年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對于如何進一步推進體教融合,李平建議,高校要加強體育成績在高校等級評估中的權重,同時還要加強專業(yè)隊的建設,避免造成體育專業(yè)人才出口不暢、人才流散等問題。

  記者手記

  讓學生身體和思想都得到錘煉

  100多年前,清華大學就提出了“無體育不清華”的教育理念。蔡元培在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時也曾說“完全人格,首在體育”。民進創(chuàng)始人之一何炳麟先生,任岳云中學校長50年,主張“欲興邦國,必興科學;欲興科學,必培養(yǎng)人才”,當年特色之一是重視體育和數(shù)學,1920年花重金聘請北京的體育教師朱培德來主持體育教育工作,可謂開風氣之先河。

  然而,在一段歷史時期體教出現(xiàn)了分離,重文化輕體育的教育理念開始“流行”,許多學校的體育甚至被“邊緣化”,體育老師常常被“生病”。漸漸地形成一種偏見——成績不好的學生才去搞體育。放眼世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知名學校無不重視體育。因為,體育在育人的過程中,有著獨特的價值,同時還兼顧了道德教育。然而,在國內這樣的價值并沒有完全被挖掘出來。

  薩馬蘭奇曾經(jīng)說過,奧林匹克的精髓是教育,教育是奧林匹克的起點和歸宿。在記者看來,體育應該是基礎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沒有體育,教育就沒有活力,沒有教育,體育就沒有靈魂。學校未來的責任也應該是創(chuàng)造更多的平臺和機會,讓更多青少年在成長期間進行身體與思想的錘煉。從這一角度而言,就更加需要體教的深度融合,讓學生從體育中成長和受益。

  也許,這就是“奧運學霸”“體育學霸”背后隱藏的一大教育啟示!

作者:舒文     責任編輯:張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m.lengthl.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民主促進會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主編信箱
京ICP備0502631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