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是書香能致遠

著名書法家林陽的詩書情懷

發(fā)布時間:2017-05-27  來源:神州雜志

放大

縮小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1978年,林陽考入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像焦渴的秧苗逢雨露,林陽如饑似渴地讀書。學院圖書館的借閱證,按規(guī)定每次只能借兩本書,但林陽閱讀的速度太快,管理員破例借他五本。曾經(jīng)一段時間,每天讀書到深夜兩三點鐘。他還熱衷于聽講座,北大教授袁行霈先生的古詩詞欣賞,謝冕先生的新詩論,甚至指揮家李德倫、鄭小瑛的音樂講座等等,他都會去聽。系統(tǒng)學習加上廣泛涉獵,為他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當記者問到讀書對書法究竟有何幫助時,林陽說:“書法不能只在技巧上或形式上用功,否則永遠不會有出息。書法藝術上要有成就,必須有文化修養(yǎng)、品德情操的支撐。讀書對書法大有益處,其意義之重大,影響之深遠,是任何手段和工具所不能替代的。讀書是書法藝術本質(zhì)中重要元素之一,也是除了技法以外的必修課,即所謂‘字外工夫’的主因。當然,并不是讀書多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成為書法家,而是你若想在書法領域有所建樹,就必須要多讀書,因為讀書可以成就書法。首先,讀書是學習并獲得書法理論的源泉,而書法藝術的實踐是必須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和完成的。其次,讀書能夠提高書法作品的格調(diào),增添和豐富書法的營養(yǎng)和內(nèi)涵,促進書法的優(yōu)化和良性發(fā)展,好的書法作品中所展現(xiàn)出的清、雅、淡、靜之文人氣息和風貌,無不來自于讀書。再次,讀書是增長書家知識、豐富書家學養(yǎng)的食糧,書藝中至高境界的神品、妙品、逸品,書法的書卷氣、金石氣,也都源自于讀書。此外,讀書還能增強書法的氣質(zhì)和膽魄。比如當年吳昌碩看到潘天壽的畫,認為他是‘野狐禪’,但潘天壽苦練內(nèi)功,不斷加強審美的修養(yǎng)。隨著他的學養(yǎng)日益豐厚,他那霸悍的用筆、撐滿的構圖,反而成為了一種優(yōu)勢?!?/p>

  林陽說:“古人看你的書法,不談好壞,讓你讀書。古人講,‘書本詩余’,他們將書法視為詩之后的余事,他們更關注詩。詩書畫印,排在第一位的是詩。當然,這個‘詩’不局限于‘詩歌’,更是‘詩’中的思想和情感。詩歌是表達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書法是書寫思想內(nèi)容的工具。因此,我們強調(diào)書法家應當更多地關注學問和修養(yǎng)。在完成書法技巧的同時,更多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如何提高文化修養(yǎng)是我們當今書法家們急需解決的問題。如果能多一些人讀書,如果能多讀一點書的話,書法就會少一些惡俗和丑怪,也會相應地減少一些無知和輕浮的現(xiàn)象?!?/p>

  那么究竟要讀什么樣的書呢?林陽認為,書家利用一定的時間,靜靜地閱讀諸如哲學、美學、文史類、文學類、藝術類的書籍都可以。但怎樣去讀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人的一生說來漫長但其實也很短暫,讀書當然是越多越好,系統(tǒng)地讀,自然是好事,但少讀一點也不怕,重要的是能夠有自己的認識并加以充分的理解。讀書不必都要精讀但一定要有精讀的地方,特別是那些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就更應該精讀了。不要讀一本就忘記一本,要做到讀有所得。時間久了,讀的多了,自然也就積累了一定的量。讀書就是這樣,只有多讀、精研,才能夠達到博學。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尤其是所屬的人民美術出版社,是美術界的制高點。作為總編輯,林陽每年都要主持出版業(yè)界的鴻篇巨著,站在行業(yè)的頂端,看到常人無法看到的風景,同時,他還要針對市場,密切關注大眾的需求。所以他開和大度,有廣泛的視野。他常常拜見高人名流,與大師們探究藝術,這種高層次的溝通與交流,讓他不斷地提升與開悟。翻開他的理論文集《左編輯,右營銷》《編輯視界》,讓我們看到了書法家林陽作為出版家的另一面。

  人民美術出版社有很多卓越的老藝術家,為他們出版專集時,林陽經(jīng)常會受邀為出版者撰寫文章。人民美術出版社遷址后,作為總編輯,林陽想讓那個充滿書香畫意的院落,珍藏在人美人的記憶深處。于是,他整理這些文章,結集為《北總布胡同32號——人民美術出版社的老藝術家們》。潛心研究這些藝術大師的生平和成就,大大提升了林陽的做人層次和藝術領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因為工作需要,林陽經(jīng)常出差,足跡遍天下。他又喜歡旅游,酷愛攝影,每逢節(jié)假日,便呼朋喚友,訪古跡,采民風。2011年春節(jié),他去埃及參加書展,正趕上埃及發(fā)生政變出現(xiàn)亂局,撤回來的經(jīng)歷,讓他感受頗多。2012年春節(jié),他在尼泊爾游歷,拍了千幅照片,寫了大量游記。這種種閱歷和體驗,使得林陽無論為人與書法,都有一種氣韻天成的大氣,從容平和,波瀾不驚。

作者:邵妙苗     責任編輯:張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