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任敢先生:腳踏實地的教育家
2022年1月24日是著名教育家傅任敢逝世40周年紀念日,特發(fā)此文,以示紀念——
傅任敢,1905年生,湖南湘鄉(xiāng)人?,F(xiàn)代著名教育家、學者。曾任重慶清華中學、長沙清華中學校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北京市第十一中學校長、北京師范學院(今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研究室主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等職。曾任民進北京市委員會常委、民進中央文教委員會委員。1982年1月逝世。
一、清華才子,風華正茂
傅任敢,祖籍湖南湘鄉(xiāng)縣,190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漢族,中國現(xiàn)代教育家。他原名傅舉豐,字苕年,出身于書香門第。傅任敢為人沉毅有識,遇事獨抒己見,不畏強力,不喜阿附,故在就讀于清華大學之時自改名為“任敢”,取“任勞任怨、敢作敢為”之意。
7歲時,傅任敢跟隨父母由浙江返回湖南老家。14歲考入長沙明德中學學習。1925年,他考取清華大學第一級本科教育心理系。他在校刻苦學習,成績優(yōu)異,深受校長和系主任器重。大學三年級時,他被同學推舉擔任第一級學生會主席兼學術委員。
1926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北京群眾發(fā)起了一次廣泛的紀念活動。清華也在13日下午舉行紀念會,請李大釗同志和陳毅同志來校演講,傅任敢受到很大鼓舞。從此,他不僅專心學術,而且積極參加學生的進步活動。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門前舉行“反對八國最后通牒國民大會”,清華學生也整隊進城參加。傅任敢與袁翰青等在頭一天積極地發(fā)動組織,并趕寫標語。大會后舉行游行示威,向執(zhí)政府請愿。清華同學走在游行隊伍最后。段祺瑞政府早有屠殺預謀,反動軍警對游行隊伍以排槍射擊和大刀砍殺,這就是震驚全國的“三一八”慘案。清華有二十多位同學受傷,大一同學韋杰三壯烈犧牲,傅任敢當時走在韋杰三之后,是請愿隊伍中親歷險境的幸免者。從此,他對軍閥政府更增痛恨!
1928年,他與同學創(chuàng)辦《認識周報》,任總編輯。該報雖出版僅半年,但在讀者中反映良好,也得到當時清華大學教授翁文灝、吳宓及北京大學教授陶孟和等的好評。
傅任敢在清華大學學習時,熱心于學校的改革,受到同學們的擁護。1929年秋他畢業(yè)留校,擔任清華大學校長辦公室秘書,隨時向學校提出興革意見,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受到全校師生的尊敬。他待人誠懇和藹,辦事干練多才,治學嚴謹,寫作明暢曲達,文采斐然。
半年后,他回到母校長沙明德中學執(zhí)教,任教務主任,兼英文、國文教員。傅任敢在明德中學任教務主任四年,明德中學的教學成績突飛猛進。1933年湖南全省中學畢業(yè)會考,明德中學平均成績第一。高中畢業(yè)生考取清華、北平、中央、武漢、交通各大學的,占80%,于是享有“北有南開,南有明德”之盛譽。
1933年,他又回到清華任校長辦公室秘書,同時兼任校園附近清華教職員公會所辦的成府小學校長,把他所學得的教育理論,初步用于實踐。
1934年5月,傅任敢在長沙與周南女中教員楊仁喜結伉儷,后生三女(傅平生、傅渝生、傅樂生)一男(傅湘生)。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侵略軍轟炸了西苑二十九軍兵營,清華被迫南遷。在南遷前,由校務會議成員法學院院長陳總(岱孫)、理學院院長葉企蓀等在梅校長住宅會商,決定派畢正宣、傅任敢等五人留守,組成“清華大學保管委員會”,任務是保護校產。在敵人占領下,擔負這個任務,無疑是非常困難和危險的。傅先生沒有推辭,而是勇敢沉著地和幾位同事?lián)撈饋怼?939年1月1日,《清華校友通訊》于重慶復刊,傅任敢在復刊后第一期上發(fā)表《痛苦的經驗》一文,歷數(shù)清華園在日寇蹂躪下的種種遭遇,極大地激發(fā)了校友們的抗戰(zhàn)激情。他還寫過一篇《淪陷時期的清華園》,則是在他逝世后發(fā)表于《清華校友通訊》復六期。尤其值得贊佩的是,1931年,傅任敢曾利用兼任成府小學校長的機會,通過葉企蓀教授將一萬六千元基金支援給在冀中抗戰(zhàn)的呂正操將軍。
傅任敢先生自清華求學始,即有志于中外教育理論的研究,當時學校的師生稱他為“著譯等身”的青年學者。他撰寫、翻譯了相關論文百余篇。其中比較著名的有1933年至1938年期間翻譯出版的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洛克的《教育漫話》等五種西方教育典籍,均被商務印書館列為漢譯世界名著。他在《自傳》中曾提到翻譯這些教育名著的初心:“1933年至1938年共譯了五本書……我譯這些書,自知銷路是不會好的,但覺西洋教育思想史上的名著譯出可能有點比較永久的價值?!弊阋娖溆梃b國外先進教育理念以推動現(xiàn)代教育理念在中國的傳播的決心和意愿。
二、執(zhí)掌重慶、長沙清華中學,人生巔峰
1938年日軍侵入清華園,傅任敢被迫離開清華園。他先到昆明西南聯(lián)大校長辦公室任秘書,又于1939年赴重慶,創(chuàng)辦重慶清華中學并任校長。1946年,傅任敢創(chuàng)辦了長沙清華中學,兼任校長。這一階段(1939年至1950年)是他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巔峰時期,業(yè)績最為突出。
重慶清華中學(今重慶市第九中學)是在董必武同志的倡導下,在十分困難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辦起來的。校址在重慶江北花灘溪畔,原是一片荒丘。傅任敢受命擔任校長,倡導勞動建校,自己事事帶頭,憑師生們的雙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邊上課邊建校。短短幾年工夫,就把一片荒丘改造成為層巒疊翠、飛閣流丹的優(yōu)美校園。重慶清華中學在傅校長的主持下,迅速成長為一所西南地區(qū)聞名的學校,深為學生和家長喜愛和向往。因辦學成績優(yōu)異,重慶清華中學和傅任敢本人還多次受到當時國民政府、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廳和重慶市教育局的嘉獎。
(一)愛國救國的辦學宗旨
傅任敢先生成長的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期間,正值中華民族積貧積弱之時,特別是創(chuàng)辦重慶清華中學期間,正逢抗戰(zhàn)民族危難之際,所以他有著強烈的教育救國觀念。首都師大高教所原常務副主任馬嘯風說過:傅先生投身于教育事業(yè)的出發(fā)點是愛國。他認為教育對于振興中華、陶冶民眾有巨大作用:“教育是立國之本”,“國家的繁榮,靠一國的文化程度”,“辦學是一種最好的社會服務”。具體到抗日時期,他明確主張教育為救亡圖存服務:“教育是立國的大事,是實現(xiàn)國家政策、凝固民族精神的主要工具”,“重慶清華中學……要分負抗戰(zhàn)建國的重任,使命是很重大的”,“我們的教育理想是:學生要養(yǎng)成有健壯的體魄、高尚的道德和豐富的知識與才能,以服務人群、貢獻社會”。
在《重慶清華中學設計待驗之二:中學生的飲食問題》一文中,傅任敢對學生在?;锸硢栴}的重要性就從提高民族體魄的國之大義方面加以條陳縷析:“在營養(yǎng)問題方面,我們必須坦白地承認兩樁無可爭辯的事實。第一是:我們的民族有許多亟待改進的缺點,在這許多缺點之中,我們的體魄不如別人是最嚴重,最可怕的。第二是:我們的青年在學校所用的膳食實在是太壞,壞到了吃不飽的程度,這是我們任何當過學生的人偶一回想就可以替我作證的。本來,改進我們的民族的體魄只有兩條康莊大道,就是優(yōu)生與優(yōu)境,前者是治本的,可是收效較緩,做來較難,后者是治標的,可是收效較快,做來也較容易。在優(yōu)境方面,我們所采用的方法不外消極的、可也是基礎的保育,和積極的、卻需先有保育做基礎的鍛煉。我們要求民族體魄的改進,這治本的優(yōu)生,與治標的優(yōu)境中的保育與鍛煉是應同時并舉,不可偏廢的!可是事實上我們只聽見提倡體育,注重軍訓之聲,卻少有人注意到治本的優(yōu)生和鍛煉的基礎的保育:這豈不是一件天大的矛盾,一個天大的疏忽嗎?”
正是抱著教育救國的思想,傅任敢兢兢業(yè)業(yè),把清華中學辦成一個進步的、有優(yōu)良校風的、教學質量高的名校,為國家和民族培養(yǎng)了一大批人才。
(二)民主、進步的辦學方針
清華中學(包括重慶、長沙兩個清華中學)把“民主”列入辦學指導方針。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形式也是內容。
管理民主化。學校提倡學生自治,設有學生自治會、膳食委員會和其他多個學生團體,均由學生自行選舉產生并按民主程序管理相關事務。傅先生相信通過自治機構,學生經過親身實踐,才懂得怎樣行使民主,從而具備自治能力。他把學生自治會等視作培養(yǎng)人才的另一所課堂。在渝清(重慶清華中學),除了每學期的開學典禮和期終的結業(yè)典禮由校長或教導主任主持外,平日活動多由學生自治會舉行?;锸骋灿蓪W生自己管理。平時鼓勵學生投意見書,批評學校的工作,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經常予以解答。每學期末印發(fā)全校工作檢討表,表上印有“善意批評,積極建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十六個字。此表由學生填寫,概不署名,作為改進校務的資料。因此,整個學校民主氣氛濃郁,學生們的民主素質由是增強。
重慶清華中學還設“名人演講”,經常聘請各界名流如梅貽琦、聞一多、吳晗、潘光旦、曹禺、冰心等來校作報告,演講者思想傾向不一,各自暢談天下大事。另外,學校訂購了各種思想傾向的報刊書籍,讓同學們自由閱讀。為了督促學生們讀報,傅校長在每天晚飯前集合時,都會讓同學抽簽上臺演講時事。在這種環(huán)境熏陶下,學生們逐漸養(yǎng)成了思想活躍、獨立思考、兼收并蓄的精神。
特別值得記述的是,當時的重慶是國民黨政府的統(tǒng)治中心,由于蔣介石實行“消極抗戰(zhàn),積極反共”的方針,重慶白色恐怖極為嚴重。但傅先生憑借自己在社會上的威望,用各種方法抵制國民黨、“三青團”進入學校。堅決不同意設童子軍課、軍訓課和公民課,因為這些課都是國民黨為了維持其一黨專制所實行的“黨化教育”;在學校圖書館,卻訂有《新華日報》讓同學們閱讀。在當時的重慶,很少有學校能做到這點。同時,他對學生參加“反饑餓、反內戰(zhàn)”的罷課、游行示威等運動,并不加以干涉。一方面,在校內的地下黨組織得以發(fā)展;另一方面,參加愛國運動的學生和地下黨員沒有一人遭到過逮捕。
(三)愛的教育——學校家庭化
傅任敢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者對學生的情同骨肉的愛。在重慶清華中學創(chuàng)立初期,傅校長即提出“學校家庭化”的口號,把學生視同自己的子弟,但不搞家長制。我們只要讀一讀傅校長的《重慶清華中學設計待驗(一至六)》,就可以知道他為實現(xiàn)學校家庭化花費了多少苦心。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設計之二的《中學生的伙食問題》。作為一位中學生的母親,我對關系到孩子身體健康的學校飲食問題深為關注。傅校長對中學生的飲食問題研究之深入細致,安排之周到,比之父母對子女,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如,在抗戰(zhàn)的困難情況下,他要堅持保證學生每天二兩肉,一斤菜,兩次豆?jié){;在普遍加強營養(yǎng)的基礎上還特設“營養(yǎng)桌”,對經校醫(yī)檢定認為有此需要的學生進行“格外調養(yǎng)”。
為了使學生、家長、學校三者之間及時溝通,他建立了“家信督導”等制度,有效地促成了學校、教師同家長的合作,共同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傅校長對學生的關愛還表現(xiàn)在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為除治臭蟲,學校在爐灶旁砌起水泥框,蒸煮宿舍的木床;特辟一間療養(yǎng)室,安排患肺結核的學生邊學習邊養(yǎng)?。豢吹脚瑢W們住房擁擠,他就把自己住房的樓上騰出來給她們居住;除減免貧秀生(貧困優(yōu)秀學生)學費外,又協(xié)助占總數(shù)五分之一的貧困學生安排勤工儉學,不使其輟學,等等。
重慶清華中學的教室旁邊都有導師室,每班導師只教該班一門主課。導師與學生朝夕相處,言傳身教,師生之間親如一家。同學之間也是親密無間,如同兄弟姐妹。大多數(shù)清華中學的學生在畢業(yè)以后仍同母校、老師和老同學長期保持著這種深厚的感情。
(四)“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
1939年至1940年,傅任敢先后發(fā)表《看書和演講——清華中學設計待驗之一》《中學生的伙食問題——清華中學設計待驗之二》等六篇文章,從各個方面敘述了戰(zhàn)時中學的實際情況,并獨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解決之道,提倡德、智、體、美、勞五育并重的辦學方針。
1. 德育
清華中學特別重視德育。德育內容有四項:(1)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理想教育;(2)以抗戰(zhàn)救國、爭取民主為核心的時事教育;(3)以民主、法制、自由、平等、自治等為內容的價值觀教育;(4)以仁義禮智信為主的品德教育。傅校長進行德育的主要方法是兩個,一是校長、教師以身作則,切實負責,不求名利,做學生的表率;二是著重養(yǎng)成學生的服務和重視實踐之精神。比如救護抗日戰(zhàn)爭中受傷的飛行員與士兵,協(xié)助過境部隊,為難民與保育院幼兒募捐,救濟貧苦同學,開辦平民小學等。還有就是把德育滲透到各科教學和各種活動中去。學生無論貧富,都統(tǒng)一穿著樸素的校服,不吸煙,不喝酒,不蓄發(fā),不許早戀,要遵守學校作息制度和課堂紀律等。清華中學的德育潛移默化,影響深遠。畢業(yè)后多數(shù)學生終生保持了刻苦好學、勤懇工作、生活儉樸的作風。
2. 智育
清華中學以智育為主體。其措施有:(1)重視師資建設。傅任敢盡力為學生們延聘最優(yōu)秀的各科教師,老師們幾乎都來自國內最好的大學,德才兼?zhèn)?。有好的師資,才能教出優(yōu)秀的學生。(2)改革課程,刪繁去重,每周限開二十幾課時。注重三門基礎課: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分量特別重,每周各八節(jié)課,占了整個課時的三分之二。語文教學以語法為主,文學為輔,古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并重。英語采取直接法教學,課堂上一般不用漢語講解,以訓練學生的理解和使用英語的能力。傅校長常向學生強調一句話:A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s a habit transformation.(外國語學習是一種習慣的轉變)。為了培養(yǎng)學生閱讀英語書刊的能力,從高中二年級以后,就給學生選用一些英語的課本,如《范氏大代數(shù)》和霍爾乃特的《解析幾何》原文本等,三年級理科用英文的物理學課本。這是針對清華大學一般新生入學頭一年看不懂英文科技課本的問題而采取的措施。在清華中學的閱覽室里,還訂了幾種英文報刊。傅校長是無神論者,但卻常常請教會的外籍傳教士在星期六下午或星期日來校用英語作演講,目的是讓學生有聽外國人說英語的機會,并鼓勵學生同這些傳教士用英語交談。因為采取了這些措施,所以清華中學的畢業(yè)生的英語基礎都比較好。(3)講究教法,重視學生的自學能力。(4)強化課外作業(yè),幫助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并訓練其思維。(5)考試頻繁多樣化。有隨堂考、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學年考、畢業(yè)會考??碱}力求重基礎,不贊成出怪題??荚嚂r實行“榮譽考”,無人監(jiān)考。不合格生留級。這一切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學。因此,清華中學的學生們學業(yè)成績在各兄弟學校中一直處于前列,歷年升入北大、清華、南開、交大等全國有名大學的畢業(yè)生人數(shù),在西南地區(qū)的中學中名列前茅。清華大學每年會從重慶清華中學直接接受保送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若干名。
3. 體育
清華中學很重視體育。學校采取“徹底強迫的課外運動”,即硬性規(guī)定,每天下午四至六時鎖教室門,全體學生都必須到外面參加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或體能活動。學生畢業(yè)前到校園外花灘溪檢測游泳成績,必須游完100米才能畢業(yè)。學校每學期都舉行運動會,依照學生身高、體重、年齡分三組運作,每人至少參加兩項比賽。
4. 美育
清華中學辦學初期,由于缺少音美師資,傅校長獨創(chuàng)性地選出擅長音樂美術的高年級學生擔任“教生”,教授其他學生。后來聘到了水平很高的教師。清華中學非常重視音樂教育,學校里歌詠活動非常活躍,還常在課余舉辦音樂欣賞會。
5. 勞動
無論家境貧富,每個學生都得參加同等的勞動,搬磚、搬瓦、運沙建校舍,改田、平地修操場。每天吃的大米,也是全校同學們一盆一盆地從江邊傳送到學校。利用每個周末的課外活動時間,全校同學用各自的臉盆,從山腳下的河邊,來回往山上端運沙土,最后在校內兩山之間,修建了一個人工湖壩“愚公堤”。學生們就是在這樣的勞動教育下,養(yǎng)成了終身熱愛勞動、熱愛工作的習慣。
總之,傅先生早在20世紀40年代初就主張德、智、體、美、勞并重,引導學生追求真理,掌握知識,為社會造福。他的理想是造就體魄健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文化素養(yǎng),能夠獻身于社會和祖國的人才。
《民進名人錄》(第二輯)封面及目錄